Comprehensive practice of natural geography
课程编码:21A53087 课程类别:集中实践课程 学分:3.0
计划学时:3周 课程属性:实习
适用专业:地理科学专业(师范)
参考资料:《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指导》,自编讲义
教学目的与任务
1、通过野外典型地质现象、地貌景观、自然资源等的观察考察、参观、识别、描述、分析,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对室内所学的基本专业知识和理论的理解。
2、初步掌握野外工作的基本技能、思维方法、分析方法和工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时空观念。
3、初步掌握从野外收集资料、室内整理到编写实习报告的方法。
4、培养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增强体质,逐步适应野外工作环境。
5、通过野外实习,开阔学生眼界、激发专业兴趣。
教学基本要求
(一)野外现场教学过程要求
野外现场教学不受室内小环境、语言、图形、图片等的限制,要充分利用野外实地大空间,具体直观的特点,由室内教师书本讲解,学生提问、课下答疑转变为室外师生共同重复观察,不同现象的相互联系,各叙己见,教师系统归纳总结,学生科学记录的过程,并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掌握野外工作的技能和技巧,并且得到专业思维能力的训练。具体要求及步骤如下:
1.学生感性观察:对学生进行宏观思维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感性观察方法。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现象性观察:启发学生深入观察,使学生学会深入观察基本技能。
3.学生理性观察:包括近观或微观的方法和系统与逻辑方法,进行定量证据收集和标本采集。
4.教师指导证据性观察:对学生进行推理训练,使学生了解时空上逻辑关系,熟练运用历史比较法。
6.教师详细口授,使学生系统掌握教学内容。
7.学生现场讨论,提高教学效果。
(二)实习进程及要求
1.动员准备阶段:包括实习动员、实习区概况介绍、实习目的、内容、安排与要求,以及实习成绩评定的方法和指标,从思想、组织和物质上做好准备。
2.教学阶段:在教师的带领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野外考察。由浅入深,由点到线至面逐步掌握实习内容。
3.室内资料整理与休整:室内资料整理与休整可与教学穿插进行,做到劳逸结合,调节学生的身体,有利于按期完成教学任务。
4.实习报告的编写:由教师讲述资料整理目的和要求、图件格式、报告提纲。学生用2/3时间完成图件的编绘及报告初稿,经教师审阅图件、批改报告初稿,由学生1/3时间修改,清抄和装订。
教学内容、方式及过程安排
项目一:地质学与地貌学实习 建议学时或周数:1.5周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通过实习掌握沉积岩的发育特征(包括岩石、古生物、环境、厚度和接触关系),对浅成侵入岩及其岩墙、岩脉等特征与关系进行观察,掌握岩溶地质作用与表现特征,掌握断裂、褶皱的构造特征与所形成的地貌景观,初步恢复实习区地质演变简史,建立地质作用的时空观念。掌握野外罗盘的使用方法,掌握采集标本的方法。
[教 学 方 式]分组实习
[场所及条件要求]实习在亚洲必赢测试路线的秦皇岛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区在秦皇岛石门寨地区。
[作 业 要 求]采集岩石标本,记录实习笔记,撰写实习报告。
项目二:水文实习 建议学时或周数:0.5周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实习区主要河流——大石河的水文特征,掌握河流流量、流速的测量与计算的方法,进行水文实验,了解河口地区的水文特征,了解潮汐及波浪作用。
[教 学 方 式]分组实习
[场所及条件要求]实习在亚洲必赢测试路线的秦皇岛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区在山海关-北戴河一线。
[作 业 要 求]记录实习笔记,撰写实习报告
项目三: 植物土壤地理学实习 建议学时或周数:0.5周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实习区地带性植被分布情况,认识典型植被,体验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掌握实习区土壤类型分布、成土条件,剖面特征。
[教 学 方 式]分组实习
[场所及条件要求]实习在亚洲必赢测试路线的秦皇岛实习基地进行,或济南千佛山、小楼峪等地。
[作 业 要 求]记录实习笔记,撰写实习报告。
项目四:气象学实习 建议学时或周数:0.5周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正规气象实际操作和要求;进行实际操作观测。要求掌握常规气象仪器仪表的操作和使用技能,了解气象观测基本环节和原理,理解气象理论知识,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打好基础。
[教 学 方 式]分组实习
[场所及条件要求]校园内
[作 业 要 求]记录实习笔记,撰写实习报告
成绩考核与评定
实习成绩实行五级记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实习成绩根据学生的野外实习记录、实习报告内容情况,由指导教师综合评定。建议据学生的野外实习记录、实习报告内容情况在成绩评定中所占权重分别为40%和60%。
修订时间2016-3-25 撰稿人:刘展宏 审核人:解伏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