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必赢测试路线

【集团主页】 

专业认证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范教育专业认证 >> 政策文件 >> 正文

济大党字〔2021〕30号-关于印发《亚洲必赢测试路线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2021-04-20 来源:亚洲必赢测试路线 点击次数: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机遇期,是亚洲必赢测试路线开启高水平大学建设新征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为更好地服务国家和山东省“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的系列决策部署, 根据《中共亚洲必赢测试路线委员会关于制定亚洲必赢测试路线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本规划纲要。

一、“十三五”总结

“十三五”时期是亚洲必赢测试路线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 年。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在省 委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在解放思想中统一 思想、在凝聚共识中科学决策,在团结奋进中干事创业,抓 机遇、促改革、厚优势、补短板、固底板、强担当,各项事 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具有深远意义的是,学校入选山东省 高水平大学建设“冲一流”建设高校,站上了更高更大发展

平台。“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总体完成,为全面开启高水 平大学建设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十三五”期间,学校各项核心发展指标均居省属高校 前列,ESI 综合排名、自然指数排名、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稳居省属高校前 3 位。学校依托省部共建、省市共建优势,统筹利用国家和地方资源,赢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教育 厅、济南市签订新的省市共建亚洲必赢测试路线协议,建立产教城融 合发展机制,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济大系”加速 形成,学校社会影响力和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三全六结合”育人体系不断完善,培养本科生、研究生、国际学生 52787 名。学校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获批国家级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首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各 1

个,获批国家一流专业 8 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7 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 门,5 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评估认证,新增一批教育部首批“新工 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研究生招生规 模大幅提升,与“十二五”末期相比,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增 加 69%,博士研究生增加 414%。学生发表论文数量、获批专利数量、科创赛事获奖数量均取得新突破。学生教育管理服

务水平有效提升,入选第一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 目 1 项。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定在 93%以上,本科生继续深造率达到 31.4%。

(三)学科建设成效显著

坚持学科建设龙头地位,优化学科结构,初步形成具有 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学科体系,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点 2 个、一

级学科硕士点 6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7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 个;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等 ESI 前 1%学科核心竞争力逐步增强,全球排名不断提升。1 个学科入选省一流学科高峰计划、4 个学科入选省一流学科建设计划,5 年获批到账建设经费 4.18 亿元。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

16 个学科获评上榜,获评 B 级学科 3 个,入榜学科总数、入榜率和总体成绩位居省属高校前列。应急安全、人工智能、 工业设计等交叉学科建设扎实推进,新兴学科增长点逐步形 成。

(四)师资队伍建设成果丰硕

创新人才引育共享新模式,专任教师规模由 1651 人增

至 2165 人,博士学位教师比例、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比达到 56%,较“十二五”末期分别增长 10.87%、7.12%。新增院士等高层次人才 8 人、泰山学者 19 人、高层次学科

带头人 105 人、优秀青年博士 214 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教师培育体系不断完善,多名教师获得国家和山东省荣誉称

号。加大优秀青年人才培育支持力度,163 名青年教师出国访学,75 名教师攻读博士研究生。系统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和教师分类管理,改革岗位聘任、薪酬分配和绩效工资分配等 制度,建立完善了科学高效的评价、激励机制。

(五)科研和社会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39 项、社会科学基金 116 项,较“十二五”增长 31.5%,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科技项目 38 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 2 项。到账科研经费达到 6.8 亿元,较“十二五”增长 47%。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3 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成果 1 项。发表国内外高水平论文 7055 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 2407 件;出版高水平社科类学术专著 98部。新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和省部级研究平台 36 个。

社会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产教融合发展全面起势,成果 转移转化力度进一步加大。成立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转移 中心 75 个,与 100 余家大型企业、20 余个地方政府建立合作关系,科技开发和转移转化成果 2000 余项、40 余项智库成果得到省部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或被市厅级以上部门 采用。科技服务企业数量达到 1000 家,校企合作研发机构46 家,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78 项。

(六)国际合作与交流广泛拓展

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格 局。新增海外友好学校 37 所,总数达 124 所,承建孔子学院 3 所,获评 2017 年度全球先进孔子学院 1 所。获批面向台港澳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资格。国际交流与合作规模不断 扩大,累计派出师生赴海外学习交流 1376 人次。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成效明显,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4 个,聘请长(短)期外国专家 417 人次,获批国家外国专家项目 2 项、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1 项、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基地 2 个,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共建国际联合实验室。

(七)文化建设与服务保障明显增强

广泛开展校训、校风、校歌宣传推广,广泛开展高雅艺 术进校园活动和各类文化展览,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获首批省级文明校园称号。学生公寓 20 号楼、土木工程综合实验中心、舜耕校区风雨操场、特教综合楼等投入使用。 完成学生宿舍电力增容,为学生宿舍安装空调。实现校园公 共区域无线网络全覆盖,升级改造多媒体教室 252 间,建成标准化考场 468 个。建设校园快递物流中心,完成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投入维修改造资金 5700 余万元,师生学习生活保障设施进一步完善。健全服务保障体系,资产、财务、 审计、图书、档案、医院工作高质量推进。丰富教职工福利 和文体活动,教职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解决教职工最关心的利益问题和多年来遗留的难点问题,补缴社保费5626.84 万元。

(八)内部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委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得到有效落 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行政决策与议事制度持续规 范。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学院办学主体地位进 一步增强,办学活力有效激发。强化制度体系建设,制定颁 布《亚洲必赢测试路线章程》,全面梳理现行文件 600 份,修订废止文件近 100 份。新建校领导接待日、随手拍等交流平台,及时解决师生反映的问题。完成中层管理机构和岗位设置调整 工作,聘任制和岗位管理制度全面实行。健全学术委员会体 制机制,探索建立大学理事会制度,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不断 完善。

二、形势分析

(一)发展机遇

1. 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高 等教育的需求更加迫切。“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起步期,同时又处于“两个 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比以往 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 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高质 量教育体系”,强调“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明确了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主题、新方向、新目标、新 任务。高等学校肩负着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 任,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平台。

2. 山东省提出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战略,为学校发展 创造了良好机遇。“十四五”期间,山东省深度融入共建“一 带一路”、对接京津冀和长三角区位优势明显,黄河流域生 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赋予重大机遇;新旧动能转换综合 试验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上合组织地方经贸 合作示范区等重大平台加快建设,战略叠加优势凸显,山东 省委、省政府突出重点,统筹全面,锚定“七个求突破”和 “七个走在前列”“九个强省突破”,持续深化改革攻坚,为学校更好地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全局,实现更快发展、更新作 为、更大提升创造了良好机遇。

3. 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发展新阶段。地方高校作为我国 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力量,是普及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在实 现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十四五”时 期,是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关键时期,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 教育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推动更多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 育,地方高校责任重大、使命在肩。

4. 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为亚洲必赢测试路线 跨越式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十四五”时期,亚洲必赢测试路线将全面开启新时代高水平大学建设新征程,国家“双一流”建设、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山东省“双高”建设等系列战略举措赋予重大机遇,省部共建、省市共建等重大平台效应逐渐放大, 开放性创新资源不断优化组合,全校师生员工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期盼日益迫切,奋发向上、干事创业的热情不断高涨,各种积极因素加速集聚,为学校在新发展阶段实现更大作为提供了有力支撑和持续动力。

(二)面临的挑战

面对新时期的发展机遇,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亚洲必赢测试路线发 展仍处于全面追赶的紧要关口,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重点 领域关键环节改革难度增大,基本办学条件还存在短板,内 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有弱项,学校发展仍然面临一些困 难和挑战。

1. 人才培养理念、机制和模式需要不断创新。立足新发 展形势,需要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持续更新课 程内容,系统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断强化教学、科研 和社会服务相互促进的理念和措施。

2. 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需要着力加强。面对新发展任务,学校的领军人才、杰出人才相对缺乏,师资队伍数量、质量和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育机制、教师评聘制度、 考核激励机制需要继续完善,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任务艰巨。

3. 社会服务能力需要大幅提升。进入新发展阶段,学校 的社会服务能力仍然存在不足和短板;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 会发展需要,创新社会服务理念,改革社会服务机制,创新 科教产教融合方式,拓宽服务渠道,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 发展大局,提升全校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任重道远。

4. 发展资源需要持续拓展。面临新发展机遇,学校跨越 式发展需求与资源供给能力相对不足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存在办学空间缺乏、基本办学条件不够完善、学生学习和生 活条件有待继续改善等问题,资源供给能力滞后学校发展需 求。

5. 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需要深入推进。融入新发展 格局,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高质量发展要求还存在不 相适应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创新教育管理理念、机制、方法 和手段,以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和不断提升的治理能力,为学 校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保持学校快速健康的发展态 势。

三、2035年远景目标

立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和高等教育发展新格 局,展望2035年,学校办学实力、办学水平、核心竞争力和 社会影响力大幅跃升,创新性、开放式、有特色的发展目标 基本实现,融入全省、面向全国、对接世界的综合性大学办 学体系基本建成,部分学科水平达到国内一流。立德树人根

本任务落实成效明显,人才培养能力显著增强,建成在国内 外有影响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科学研究水平、创 新质量和效益达到新高度,建成高质量科研创新特色名校; 深度融入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更 加紧密,建成高水平产教融合特色名校;大学文化软实力全 面增强,济大文化影响力、凝聚力全面塑成,建成高品质文 化传承特色名校;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平 安校园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师生学习生活条件全面改善,建 成法治校园、文明校园、智慧校园、宜居校园;形成对外开 放新格局,国际化办学能力、水平和质量明显改善;教职工 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充分共享高水平大学建设丰硕 成果。

四、“十四五”发展指导思想与总体思路

(一)“十四五”发展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省委坚强领导下, 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

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目的,以产教融合为贯穿主线, 坚持推进质量立校战略、学科强校战略、人才兴校战略、服务荣校战略,在内部体制改革上率先突破,在内涵式发展上作出示范,在关键领域上取得重大进展,全面开创新时代高水平大学建设新局面。

(二)“十四五”发展总体思路

“十四五”时期,学校将扎根济南、融入全省、面向全 国、对接世界,坚持“一二四六八”总体发展思路,全面推 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即,围绕一个目标:进入国家一流学科 建设高校行列或综合实力进入国内高校100强;坚持两个创 新:观念创新和机制创新;实施四项战略:质量立校战略、 学科强校战略、人才兴校战略、服务荣校战略;贯彻六大发 展理念: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融 合发展、依法治校;推进八大工程:党建引领工程、人才培 养质量提升工程、学科卓越工程、高水平人才汇聚工程、科 研协同创新工程、名城名校工程、国际化水平提升工程、文 化浸润工程。

五、“十四五”发展总体目标

锚定 2035 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未来五年全国和山东省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亚洲必赢测试路线发展基础,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争先进位、跨越赶超,经过五年持续奋斗, 到 2025 年,高水平大学建设实现新跨越,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或综合实力进入国内高校 100 强,形成创新性、开放式、有特色的应用研究型大学发展格局。

——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改革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充分彰显,主要办学指标全部位居省属高 校前列,初步建成与现代化强省建设紧密结合的高水平大学 办学体系。

——发展质量实现新跨越。学科分类发展格局全面形成,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取得突破,新工科新文科和师范教育 专业建设质量明显提升,高水平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社会 服务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显著增强。

——改革创新实现新跨越。在育人方式、教育评价、教师队伍建设、校院两级管理等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率先突破, 在交叉学科建设、产教融合发展等关键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内涵式发展的源动力全面增强,在全省的典型引领作用充分 发挥。

——对外开放实现新跨越。与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深度融合对接,实现资源聚集、人才聚集、技术聚集,形成良性 发展循环。海外经历教师比例和海外学习学生规模较大幅度 增加,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和产教融合能力 的新模式、新路径基本构建。

——治理效能实现新跨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各领域各方面的高效执行体系基本形成,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 长效机制更加完善,平安校园、法治校园建设深入推进,以 党建为引领的治理水平持续提升,规章制度更加完善,现代 化大学治理体系建设深入推进。

——校园建设实现新跨越。宜居校园功能布局更加优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持续提升,校园硬件更新取得显 著成效,学习工作生活环境大幅改善,生活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更加多元多样,学生宿舍条件全方位改善,建设全国文 明校园。

——民生保障实现新跨越。着眼于解决一批教师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教职工收入增长与学校高 质量发展基本同步,稳定在山东省属高校第一方阵;附属学 校建设取得全面突破,亚洲必赢测试路线基础教育集团品牌初步形 成;社会化社区化养老初步实现;青年教师住房问题解决渠 道和方式得到有效拓展,“安于职、乐于教”的氛围更加浓厚。

六、“十四五”重点任务

(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牢牢把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 一根本性问题,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教 育教学改革,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到 2025 年,在校生规模稳定在 36000人左右,其中本科生稳定在 30000 人左右,研究生达到 6000人左右,本科招生专业控制在 75 个左右。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 1-2 项;入选国家、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35 个左右; 通过专业认证(评估)10 个左右;建成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 65 门左右;新增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或教学团队 10 名(个)、省级优秀教材 10 部左右。入选国家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 6-8 项;新增省级及以上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75项;获省级及以上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 5-8 项;建成省级及以上研究生产教融合示范基地 5-7 个。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 95%以上,本科生继续深造率达到 35%以上;学生科创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赛事排行榜内竞赛国家级奖励达到 400项以上、省部级奖励达到 1600 项以上。

1. 系统构建思想政治育人体系。全面构建立德树人落实 机制,将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进一步明确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点带动其他工作的内在逻辑。 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 堂、进头脑,以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为抓手办好思想政治理 论课。启动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计划,激励专业教师广泛开 展思政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推出一批育人效果显著的精品 专业课程,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选树一批课程思政 优秀教师。加强“三全育人”体系建设,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 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体系;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和辅导员队伍建设,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深化信仰领航、梦想启航、家访助航、生涯导航、学业引航、就业远航、心理稳航、资助护航等“八航”工程。凸显学院和专业特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内容,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2. 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改革学生评价体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探索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全面落实到质量标准、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和文化育人中。深入开展道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热爱集体、关心社会。加强体育教育,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强化师资队伍和场地建设,探索在所有阶段开设体育课程。加强美育教育,将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学分制管理。加强劳动教育, 落实《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探索建立劳动清单制度。

3. 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深化本科专业供给侧改革,建立 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学科专业布局,调整培养类型结构,对接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打造国家、省一流专业,培育一批特色优势专业集群。设立专业发展和认 证支持专项,按照“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三级认证路 线,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师范类专业认证为突破口,全面 推进专业认证工作。积极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 集成电路等新兴领域急需的新工科专业,推进哲学社会科学 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叉融合的新文科专业。依托 师范教育厚重积淀,推动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师 范教育专业群。

4. 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深化课程改革与建设研究,鼓 励行业企业参与课程建设,构建常态化的专业课程更新机 制。对接国家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明确课程建设标准,构建“以评促建”的课程发展机制,打造一批高水平课 程。加大在线课程平台建设,丰富线上课程资源,构建高水 平多元化网络课程体系。加大对前沿科技课程、跨文化交流 课程、体育美育特色课程、思维训练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 程的研究与开发,优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5. 完善教学评价和保障体系。改进教育教学评估,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生师比、生均课程门数、 优势特色专业、学位论文(毕业设计)指导、学生管理与服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毕业生发展、用人单位满意度等。建立涵盖学院评价、专业评价、课程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的全链条多维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完善教学督导工作机制,采取“督、导、评”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督教”“督学”并重。加强对学士学位论文(毕业设计)的指导和管理, 探索抽检试点工作。全面落实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明确教授、副教授承担本科生教学最低课时要求;以山东省“双千”计划为引领,实施教学团队建设计划;健全基层教学组织活动制度,发挥基层教学组织的重要作用,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6.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坚持从严治校,依法依规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秩序。健全学分制收费管理制度,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推动课堂教学革命,推广小班化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大力推进智慧教室建设,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鼓励和支持教师因课制宜选择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科学设计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加强学习过程管理,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健全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学业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估与反馈机制。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对形式、内容、难度进行严格监控,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推动产业、行业、企业、专业、就业“五业联动”,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定期发布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建立就业与招生、人才培养联动机制,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社会适应度、条件保 障度、质保有效度和结果满意度。

7. 深化科教产教融合。构建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协同 育人新机制。健全培养目标协同机制,与行业企业等相关部 门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标准,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健全教师队 伍协同机制,统筹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双向交流,提 高实践教学水平;健全资源共享机制,推动将社会优质教育 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综合运用校内外资源,建设满足 实践教学需要的实验实习实训平台;健全管理协同机制,推 动与行业企业搭建对接平台,对人才培养进行协同管理,培 养真正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结合重 大、重点科研课题任务,建立科教融合、相互促进的协同培 养机制,将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依托大 学科技园、协同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研究基地和 学校科技成果,搭建学生科学实践平台。

8. 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研究生教育改革发 展“六大工程”,强化研究生教育顶层设计。优化研究生规模结构,稳步发展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大力发展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积极探索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完善优 化招生计划配置机制、博士研究生“申请-审核”招生选拔 机制、扩大直博生招生比例等,健全生源保障体系,把好“入 口关”。推进硕博贯通培养,优化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建立健全培养过程中分流淘汰机制和质量 监控体系,把好“过程关”;完善学位授予审核机制和学术不端零容忍机制,探索实行学位论文评阅意见公开制度,推 动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第三方“双盲评审”全覆盖,把好质 量“出口关”。开展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以评促建,构建 科学合理的“全链条”质量保障体系。实现导师校院两级常 态化分类培训,支持导师海外访学研修、参与创新协同攻关 等,探索开展导师指导质量评价,培育省级及以上优秀导师 团队;加强兼职导师、校外合作导师选聘管理。完善开放融 合协同育人机制,深化与高水平科研院所战略合作,推动科 教育人;申报国家、省级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推 动产教育人。

9. 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训练、队伍建设等关键领域改革,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与社会需求对接平台。以“挑战杯”“互联网+”等竞赛为龙头、以各类学生创新创业赛事为抓手,以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为基础,构建校院两级合力驱动两个课堂协同创新的科创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学生学术水平、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推进社会实践长效机制, 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化项目,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二)强化学科发展特色,构建学科卓越发展格局

尊重学科发展建设规律,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可持续协同发展”的学科生态体系。明确各类学科的目标定位,集中力量打造“1+3+4”高水平学科群,即打造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1”个山东省高峰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经济学“3”个山东省 优势特色学科,水利工程、社会学、土木工程、生物学“4” 个校级重点学科,形成“高峰、高原、特色、交叉”协调共进的学科卓越发展格局,力争实现国家一流学科或全国学科评估 A 类学科突破、获评 B 类学科 4-6 个;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点 2-4 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1-3 个。

1. 实施“高峰高原”学科群发展计划。推进“高峰、高 原”学科群建设,强化对优势突出的高峰学科群和基础扎实 的高原学科群的建设。重点支持推动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 工程与技术等高峰学科进入国家一流学科行列。大力支持计 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经济学、水利工程等高原学科实现突 破性发展,形成“高峰辐射高原、高原支撑高峰”的学科生态。

2. 实施“重点学科”建设计划。重点支持水利工程、社会学、土木工程、生物学学科建设,在水资源安全高效利用、 社会治理、智能集成装备式建筑、高效生物农业等学科领域, 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激发学科发展内生动力。

3. 强化交叉学科群建设。以服务国家重大发展需求、战 略新兴产业需求为目标,大力推动文理工交叉,积极打造人工智能+X、生物医学工程、国家安全学三大前沿交叉学科群, 在工业互联网、区块链、智慧医疗、公共安全等领域,建成一批具有鲜明产业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交叉学科,实现交叉学科建设新跨越。

4. 激发学科活力,实现学科分类发展。加强数学、物理 学、化学等基础学科建设,保持基础理论研究的传统优势, 强化高质量人才培养的能力。加强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 义理论、社会学、教育学等哲学社会学科建设,激发传统优 势学科发展活力,巩固其在同类学科中的优势地位。推动智 能控制、智能制造、文化康养、环境治理、工业设计等学科 方向与社会融合发展,增强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 能力。

5. 优化学科发展生态,完善学科体制机制建设。建立学科发展动态监测体系,动态调整学科建设资源配置。改进学科评价体系,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淡化数量指标,突出学科特色、质量和贡献。加强学科管理信息化建设,构建更加便捷、高效、科学、可持续的学科管理体制。加强学科研究、管理队伍建设,提升学科发展规律研究和科学决策水平。

(三)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德高业精的师资队伍以师德建设为引领,以建设高水平大学为目标,以加大 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和激发全员活力为主要任务,深化 人事人才制度改革,创新人才工作思路和办法,破解制约人才队伍发展的矛盾和突出问题,全面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 容、运行高效,与高水平大学相适应的人才制度体系。实施 “十百千”人才工程,引育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术领军人才 10人,引育在国内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的拔尖人才 100 人,引育与企业或新型研发机构开展合作研究、技术服务的学术骨 干 1000 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比例达到 65%。

1. 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的师 德专题教育。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度,严肃查处违背教 师职业道德的行为。完善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监督约束、 查处警示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引导广大教师恪守职业道德 规范,树立良好教风,以道德追求、学术素养和人格魅力教 育感染学生。强化二级学院师德建设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师 德考核、年度评议等制度和师德投诉举报平台,构建学校、 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全面梳 理规范现有荣誉称号,在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 社会服务、管理服务、文化建设等方面推进荣誉体系建设, 激励广大教职工勇于担当、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2. 深化改革教师评价体系。深化教师评价改革,在教师招聘引进、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导师遴选、评优奖励、聘期考核、项目申报等过程中,实行代表作评价,不把出国(境) 学习经历、专利数量和对论文的索引、收录、引用等指标要求作为限制性条件。突出教育教学实绩,突出质量导向,重 点评价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情况,根据不 同学科、不同岗位特点,坚持分类评价,探索长周期评价, 完善同行专家评议机制,注重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 强化教师一线学生工作,在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施行本科教 学工作考评一票否决制。

3.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聚焦高水平学科、校级重点学科, 引进一批在国内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具备支撑所在学科冲击国家一流学科学术能力的领军人才;围绕重点科研领域和学科发展方向,面向海内外引进一批学风严谨、教学水平高、 学术造诣深的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根据文理工不同学科特点和实际需要,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引进一批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学术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深化和完善人才共引共享共用机制,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创新战略需求,按照“校企合作提需求+校企携手引人才+校企共同配政策+校企联合做考核”的要求,推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与产业行业发展深度融合,打造“一人双岗、就职高校、服务产业”的校企人才融合发展新格局。加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设,健全完善博士后人员培养及激励机制,打造青年人才“蓄水池”。

4.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制定高层次人才管理办法,实施 发展支持计划,对现有人才分层对标,重点培养,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学术造诣深、能跟踪国际国内科技前沿的学术领军 人才;紧密结合教学、科研、学科建设需要,实施“一人一 策”培养方案,明晰培养目标,设立培养期限,重点培育一 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努力使更多的教师和团队入选 国家、省各类高层次人才工程。鼓励、支持中青年教师到“双 一流”高校或学科实力居全国前 5 位的高校“访名师、拜名师”;实施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计划,探索建立应用型学科的教师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挂职锻炼机制, 鼓励支持青年教师通过参与科研和社会服务获取知识,提高 实践能力。

5. 强化管理和服务队伍建设。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结合岗位管理,探索实行管理人员职级改革,建立科学规范 的晋升渠道,扩大管理人员的成长空间。鼓励管理人员提升 学历学位,参加海外进修培训,到高水平大学、知名企业和 政府、事业单位挂职。加强教师外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通过人才引进、内部调配、非编聘用等方式,及时补充以实 验技术人员为重点的骨干技术队伍,不断改善教辅人员数 量、结构和素质。完善教辅人员评价考核激励机制,吸引一 批高水平高技能的技术人才在本职岗位稳定工作。加强教辅 人员培训进修,不断提高教辅人员的职业发展能力。

6. 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深化绩效工资改革,建立以 业绩贡献为导向的绩效分配制度,优化绩效工资结构,实行全工作量核算,将教师的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业绩纳入绩 效工资总量管理。推进校、院两级人事考核体系改革,进一 步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依据考核结果分配各学院绩效工资总 量,扩大学院自主分配权。完善岗位分类管理机制,建立岗 位基本工作任务制度,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量考核情况进行 分配,强化岗位聘任,以岗定薪,岗责薪一致。建立绩效工 资稳定增长机制,跟随学校事业发展统筹提高教职工收入待 遇,保障广大教职工共享学校改革发展成果。

(四)健全协同创新机制,实现重大科研成果突破精准对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整合优质资源,实施科研 水平提升“五大计划”,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力争实现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的突破;新建省部级以上科技平台 10 个,新建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智库)5 个。获得国家级科研奖励 3-5 项。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 30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50 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20 项,发表“三类高质量论文”1000 篇;建立技术转移中心和校企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 100 个以上;实现高价值科技成果转化 20项以上;“十四五”末,实现年度科研经费 4 亿元。

1. 改革完善科研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科研评价,创新科 研组织方式,积极探索实施科研项目“揭榜制”和经费使用 “包干制”,与政府、企业联合开展创新研究和技术攻关,探索适应交叉学科生长和发展的新型研发机构组织和管理模式。制定科学、公平、合理的学术诚信体系和科研荣誉体 系,突出质量导向,重点评价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支撑 人才培养情况。建立应用型科研激励考核机制,健全业绩导 向型激励机制。探索实行科研人员“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建立以专利有效转化应用为目标的知识产权管理运 营体系。

2. 实施高水平科研队伍建设计划。按照立足创新、提高 质量、增强能力、服务国家的总体要求,出台高水平科研队 伍建设与管理办法,培育造就一支能攻关、肯钻研、善创新 的科研人才队伍。完善团队建设制度,优化团队发展环境, 在绿色建筑材料、新材料、高端化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 端装备、生物医药、水利工程、产业组织、数字经济、劳动 就业、社会治理、应急管理、文旅康养等领域重点培育一批 与国家重大发展需求、山东省八大发展战略、十强产业、新 兴产业密切相关的高水平科研团队。

3. 实施先进科研平台建设计划。立足前沿交叉领域建设国家级科研平台,重点在功能建筑材料、高端化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领域培育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高端平台,促进学科、人才、科研的融合互动。实施科研创新平台支撑一流学科建设举措,规范平台运行管理,对校级平台实行绩效考核和淘汰机制;对接“十强” 产业,与骨干企业共建科技创新研发机构。围绕国家发展重大需求,在绿色经济、科技金融、现代物流、地方立法、绩 效评估以及国别和区域研究等领域培育建设高水平新型智 库,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

4. 实施标志性科研成果培育计划。建立重大标志性成果培育机制,瞄准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重点扶持绿色建筑材料、高端化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产业组织、劳动就业、数字经济、社会治理、古典文献等若干重大研究领域。完善重大基础性理论研究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的投入机制,提升高水平成果产出率。积极联合相关行业的龙头企业,做好联合研发和成果推广,联合申报高级别科研奖励。完善校院两级科研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并强化科研项目过程管理,着力提升在研项目成果产出质量,形成标志性成果培育储备库。

5. 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推动计划。构建以高端研发转 化平台为支撑、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为重点、以优化成果转 化服务体系为保障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全面提升学 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立亚洲必赢测试路线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战略 性产业技术研发平台,着力开展产业战略规划研究和产业技 术研发转化。根据产业布局,有针对性地与地市区县共建技 术转移中心。深化与济南市协同研发合作,进一步提高科技 成果在济南市的转化率。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保障体系,从资 金支持、考核评价、职称评聘及收益分享等方面全方位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规范高效转化,鼓励科研人员到企业兼职、挂 职,到地方政府开展科技挂职。

6. 实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登峰计划。优化国家级重大项目培育工作流程,完善项目选题申报工作,整合校内外学术资源,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集中攻关,实现国家级重大项目的新突破。坚持学科交叉融合,紧紧围绕国家与地方的重大决策部署和重大现实问题,培育建设一批高层次人文社科研究平台,推出一批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和储备性的成果, 服务党和政府的决策需要。加强研究队伍建设,科学整合学术资源,培育名家名师,推出精品力作。打造高水平新型智库,以建成省部级智库为目标,形成有影响的特色研究领域。 实施人文社科服务社会行动计划,努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打造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济大名片。

(五)增强校地协同共享,形成济大特色服务品牌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 促发展”的社会服务理念,改革校院两级协同工作机制,创 新产教融合方式,拓宽合作发展渠道,加强产学研平台载体 建设。开展校地合作项目 100 项,校地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

20 个以上,深度融入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体系。

1. 创新校院协同工作机制,建设社会服务网络体系。加 强校院两级与地方合作组织体系建设,建立校院两级协同开 展社会服务的新机制;建设教师社会服务平台,规范教师社会服务流程。建设亚洲必赢测试路线社会服务信息网,聚集地方社会发展需求、学校优势资源及全国校友企业信息,通过理事会、 基金会和校友会搭建地方、学校、校友信息互动桥梁,实现“学校服务、政府支持、校友助力”的社会服务网络体系, 提升亚洲必赢测试路线教育发展基金会平台作用,提升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

2. 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拓宽产教融合新渠道, 围绕新材料、人工智能、大数据、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领域, 与行业、企业加强对接,联合共建一批现代产业学院、新型研发机构;遴选应用性强的专业开展混合所有制试点办学; 盯准地方特色产业,推进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集群,实现协同运行、资源共享;发挥省部共建、省市共建平台优势,推动校地、校企协同育人基地建设;建立军民共建融合创新网络,积极服务国家和省市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加强继续教育的体制机制建设,打造一流特色继续教育站点,提升继续教育规模和质量;做大做强社区学院;创新“互联网+终身教育”模式,打造满足全民终身学习的一站式“学习资源超市”。

3. 实施服务济南“名城名校”工程。抢抓“强省会”战略机遇,立足名城、建设名校。制定实施《亚洲必赢测试路线服务济南市强省会战略行动计划》,与济南市共同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共同打造科技文化艺术产业园区和省级大学科技园。围绕“先进材料”“绿色化工”“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文旅康养”等新兴产业领域共建研究院,服务千亿产业。 推进标准化学院建设,打造济南市建设标准化人才培养培训 基地。

4. 建设高水平产教融合园区。依托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 发展中心“应急安全智慧学习工场重点建设基地”项目,高 质量推进“山东省应急安全产教融合平台”项目,全面建设 应急安全产教融合园区,打造国内一流应急安全产教融合示 范基地,创建山东省应急创新中心和成果转化中心,加快推 动应急产品系列化、成套化研发,促进应急装备产业向中高 端发展。

(六)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实现国际化办学跨越式发展

将国际化办学作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战略性举措,完善 国际化办学体系和运行机制,改进国际交流合作评价,促进 提升校际交流、来校留学、合作办学、海外人才引进等工作 质量,开展深入协同型、实质性国际合作,充分聚集和利用 全球创新资源,实现国际合作与交流跨越式发展。年度聘请 外国专家 200 人次;年度出国(境)访学交流教师及学生人数均达 200 人次以上;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1 个或新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2 个;建成国际联合实验室或研究中心 10 个。

1. 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引进世界一流大学优质教育资 源,与海外高水平大学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或机构;与海

外高水平大学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构建学分互认机制,开展学位互授、联授项目;共建创新创业平台和实验实习基地; 联合开发在线课程;设立学生出国(境)交流基金,扩大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实习规模;积极参与国际教育教学评估和认证,营造良好的国际化教学科研环境。

2. 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加大教师国际化培养力度, 鼓励支持中青年教师申报海外研修项目;支持教师加入国际学术组织,开展高水平国际科研合作与交流;选派管理人员赴海外研修,提升管理队伍国际化水平;建设长短期结合、教学科研兼顾的海外引智体系;拓宽海外学者聘任渠道,积极引进优秀境外专家学者来校工作,提升学校长期外籍教师聘用比例。

3. 推进国际合作平台建设。以重大研究课题为牵引,设 立国际科研合作发展基金,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或研究中 心,提升海外资源参与产教融合项目比例;加强“高等学校 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引智基地、教育部备案国别区域研究中 心等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实施“高水平 国际学术会议支持计划”,鼓励各学院、科研平台主办或承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开展高水平国别区域研究,对接国 家战略需求,打造高水平智库平台。

4. 打造“留学济大”品牌。优化国际学生人才培养结构, 稳步推进本科生教育,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实施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提质增效工程,完善国际学生培养模式创新工程; 优化国际学生教育管理体系,推进中外学生趋同化管理;承 揽国际教育服务项目,参与人才培养国际竞争。

(七)深植文化基因,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突出文化育人、引领和服务的作用,以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着力点,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传承和彰显大学价值,凝练和熔铸大学精神, 涵养和浸润大学品格。在潜移默化中以文化人,在砥砺前行中引领风尚,在润物无声中培根铸魂,形成特色鲜明的精神文化、质量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等济大文化体系,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文化支撑与保障。

1. 加强红色文化传承。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挖掘学校红色文化资源,发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的功能, 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立红色文化传播志愿服务队,将志愿服务与红色文化传播有机结合。设计编排校史主题舞台剧等,再现学校发展历程中的文化底蕴和红色底色。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建立德树人创新平台,打造红色文化传播新阵地。

2. 加强精神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挥文学、历史 等学科专业资源优势,利用各种形式,运用多种载体,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服务国家文化发展战略。适时启动校史馆、博物馆建设,探 索将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各类展 览活动。常态化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举办国学大讲堂, 创新阅读载体,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出“阅读经典”等品牌。 充分发挥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仪式活动育人功能,使典礼 仪式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思政课。

3. 加强质量文化建设。把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作为评价办学水平的首要指标,将建设质量文化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为,形成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的质量文化。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及有关行业标准,构建教育基本标准,确立人才培养要求,并建立本科教学自我评估制度。 强化质量督导评估,积极开展学科专业认证和评估,建立评估认证结果公示和约谈、整改复查机制。充分发挥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在标准制订、评估监测及学风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行业部门在人才培养、需求分析、标准制订和专业认证等方面的作用。

4. 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建章立制,及时推动制度“废 改立”等规范化管理工作,构建与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的制 度体系,用制度固化改革成果,用制度手段突破体制机制的 束缚,激发改革的活力。强化制度落实,健全权威高效的制

度执行机制,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增强制度的权威性和 执行力,让制度管用见效。强化制度文化育人,系统梳理、 修订完善与在校大学生学习、生活等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 完善依法依规、宽严相济、科学管用的学生管理制度体系。 5.加强校园景观文化建设。在不同的功能区域进行相适应的环境景观设计处理,实现建筑、景观、植物、雕塑等记载学校发展、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形成个性鲜明、富有文化内涵的良好氛围,通过文化景观诠释校园精神、 记载学校发展、彰显大学理念,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

(八)落实“以人为本”理念,构建现代化校园保障服 务体系

以建设全国文明校园为目标,落实“以人为本”理念, 聚焦改善师生学习生活条件,以信息化建设为引导,建设与 高水平大学相适应的服务保障体系。校园设施建设更加完善,资源配置和利用更加合理高效,安全保障、财务资源配置、审计监督、图书档案、医疗服务保障能力更加科学有效, 大力推动宜居校园、美丽校园、平安校园、智慧校园建设, 为实现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奠定坚实的保障基础。

1. 统筹校园优化调整。调整优化校园总体规划,完善校区功能定位,统筹基本建设和改造项目,科学高效配置资源。 加强基础设施改造,水电暖管网基本完成更新。建设工科综

合楼、学生宿舍楼等。整体完善学生学习住宿条件,彻底改 善洗浴洗衣、卫生间等基本生活条件,加强学生宿舍网建 设与管理。改善教职工生活条件,加大校园教职工生活区基础建设,分步、分区域实现封闭管理。开拓新的办学资源, 推动产教融合园区落地,建设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新型研 发机构实验室以及人才公寓等,彻底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的 空间瓶颈。

2. 提升后勤现代化水平。构建后勤服务督导体系,制定评估标准。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重拳治理经营秩序,解决私搭建、“住改商”、拆墙打洞等“顽疾”。改善校园生 态环境,提升校园绿化品质。提升学校食堂现代化管理水平, 为师生提供安全优质的餐饮服务。充分利用智慧后勤平台和69000 服务热线,建立后勤“一站式”及时高效、全覆盖反应机制,畅通后勤与师生线上线下沟通渠道。完善能源监测管理系统,建设校园地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加强水电暖使用的计量监管和科学调度,持续推进节能校园建设。

3. 加强平安校园建设。牢固树立“大安全观”意识,扎实做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推动安全管理“片区责任制”,构建责任到人、响应及时、举措落地的防范体系;建设全覆盖的消防可视化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对校园主要建筑的消防管网、消防设施、户籍资料、消防巡查的智能化管理; 推动建设综合安防系统管理平台,将视频监控、智慧消防、

交通电子警察、车辆管理等系统整合,实现统一调度、统 一管理。

4. 加强信息化建设。升级校园信息化基础环境,实现校 园无线网与 5G 融合全覆盖,建设新型数据中心、校园云平台;提升校园网络出口带宽,改进学生宿舍网建设与管理模 式,优化网络性能提质增速;建成一站式网上服务体系,实 施“一网通办”工程,提升网上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普及 人工智能技术辅助管理与教学,建设学校统管的人脸识别管 理平台,融合智能技术推动教学方式更新,推动教学信息化 资源建设,服务教学质量提升;加强基础数据治理与应用, 完善数据中心建设,提升数据赋能管理与服务水平,为学校 精细化管理和发展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5. 全面提升保障支撑能力。改进经费使用绩效评价, 加大对教育教学、基础保障的支持力度,完善多元化办学资源筹集机制,建立绩效导向的预算管理制度及“权责利” 相统一的预算体系,推进智能财务系统建设。启动教学科研用房资源有偿使用改革,建立房屋资产科学配置和有偿使用的自我约束机制,实现房屋资产使用效率的最大化; 优化资产配置,打造资产互联互通共享体系,提高资产使用效益。提升审计质量与水平,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图书馆各项设施的更新与建设,建设学校机构知识库, 稳步增加图书文献资源数量,创新管理模式,更好地服务教学与科研。推动档案工作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提升公 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医疗服务保障水平,为广 大师生提供更好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6. 拓宽服务师生渠道。成立亚洲必赢测试路线基础教育集团,办 好附属幼儿园、小学、中学。依托社会资源建设附属医院、养老社区,依托产教融合园区、省市住房有关政策以及市场 化渠道,帮助青年教师解决住房问题,为教职工解决病有所 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问题,提供更多优质服务。

(九)聚焦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

贯彻落实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全面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形成目标明确、层次清晰、相互协调、活力充沛的治理体系。

1. 提高党领导事业改革发展的能力。贯彻党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要求,加强党委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领导,实现领导内容全覆盖,聚焦根本问题不动摇, 贯穿办学治校各方面。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提高意识形态领域舆情预判、分析、处理等能力,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负面言论。

2. 完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加强学校领导班子自身建设,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体制机制,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以及重大决策专家论证咨询制度、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等决策支持体系。健全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师生权益保护机制、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和宪法法治教育体系,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健全学术治理架构,完善学术委员会自身运行机制及与行政职能部门的协同机制,加强专项学术事务管理,完善学术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改进民主管理监督,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共青团、学生组织等在民主决策机制中的作用,推进学校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制度等信息公开,畅通师生参与学校管理渠道。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作用,深入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广泛凝聚各方面力量。构建社会参与机制,健全理事会等社会参与办学制度,充分发挥校内外高水平专家的决策咨询作用;深化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战略合作关系, 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建设母校与校友的发展共同体, 改进和完善校友服务工作机制,实现母校与校友互为助力、共同发展。

3. 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建立“分类定位发 展、权责划分清晰、校院两级核算、考核标准完善、奖惩体 系健全”的校院两级运行机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现“学校办大学”向“学院办大学”转变。完善学院及其领导班子 考评体系,深化目标责任制考核,建立学院自我发展、自我 管理、自我约束的机制及多样化的治理模式。强化学院发展 成效考核激励机制建设,制定学院建设成效评价办法,突出 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主动服务国家需求,引导推 动学院特色发展、内涵发展。

4. 提高执行力能力建设。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确保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健全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督促检查和问责机制,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积极为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容错纠错,形成鼓励改革、支持创新、宽容失败的浓厚氛围。继续推进简政放权,明晰机构职能,明确岗位职责,精简管理层次,降低管理成本,避免职责交叉、设置重叠、权限冲突、推诿扯皮。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完善监督体系,加强政治监督,加强财务、审计等内控体系建设,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5. 扎实推进依法治校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 想,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 责,加快推进法治校园建设。严格规范重大决策制定和执行 程序,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要求落到实处。牢固树立依 法办学理念,健全完善法律风险防控机制,不断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应对风 险的能力,确保高水平大学建设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全面加 强法治教育宣传工作,增强全体师生员工的法治意识和法治 素养,让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成为师生员工维护自 身合法权益的法律武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七、实施保障

(一)加强领导,完善组织保障

成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完善规划实施组织领导机构, 增强规划的宏观指导、战略管理和执行能力,履行协调推进、 检查评估等具体职能,引领和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取得系列新突破,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强化统筹,优化资源配置

以规划为导向,加强统筹学校人力资源、空间资源、物 质资源、经费资源的配置,确保规划任务的顺利实施。坚持 科学规范的财务预算制度,为规划的实施提供有力的资金保 障。积极争取国家、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更多的政策支持和 资金投入,拓展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途径。

(三)狠抓落实,推进规划实施

坚持以总体发展规划为统领,编制专项规划和学院(平台)发展规划,加快形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全校规划体系。制定分解落实方案,明确时间表、 路线图和任务书,以钉钉子精神推进机制化、政策化、项目

化、事项化落实。

(四)加强监督,实施考核评估

为加强过程监督,在规划实施的中期和末期分别进行绩 效评估。规划实施中期对规划的落实、执行效果及执行偏差 进行衡量和评估,重点分析导致规划执行偏差的因素,依据 评估结果持续或调整规划实施,规划实施末期组织开展规划 执行效果和效益的综合评估。

各部门各单位要全面准确贯彻落实学校规划的战略部 署和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分工、压实责任, 狠抓落实、务求实效,强化统筹协调,加强督查落实,确保 规划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激励全校师生员工以更大的责 任和担当,努力开创学校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新局面。

附表:“十四五”发展规划主要指标

类别

序号

主要指标

发展目标

负责部门

学科建设

1

国家一流学科

力争实现国家一流学科突破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2

山东省一流学科

省高峰学科1个、省优势特色学科3个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3

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排名

力争A类学科突破、B类学科4-6个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4

学位授权点建设

新增2-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人才培养

5

本科招生专业数;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规模

本科招生专业控制在75个左右;全日制本科生稳定在3万人左右,研究生达到6000人。

教务处研究生院

6

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达到25个

教务处

7

山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达到25个

教务处

8

通过认证(评估)专业

新增15个

教务处

9

国家一流课程 或其他国家级课程

新增15门

教务处

10

山东省一流课程或其他省级课程

新增40门

教务处

11

省部级及以上 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

新增30项

教务处

12

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力争新增1-2项

教务处

13

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

新增20项

教务处研究生院

14

省级以上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数量

新增10名(个)

教务处

15

国家优秀教材

新增1-2部

教务处

16

山东省高等教育优秀教材

新增10部

教务处

17

国家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

入选6-8项

研究生院

18

省级及以上优秀博士论文

新增8-10篇

研究生院

类别

序号

主要指标

发展目标

负责部门

人才培养

19

省级及以上优秀硕士论文

新增50-60篇

研究生院

20

省级及以上研究生优秀成果奖

新增50-60项

研究生院

21

省级及以上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新增75项

研究生院

22

省级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新增5-7个

研究生院

23

学生就业率

“十四五”末,就业率达到95%以上

学生工作部(处)

24

学生考研率

“十四五”末,本科深造率达到35%

学生工作部(处)

25

学生科创竞赛国家级奖励

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赛事排行榜内竞赛国家级奖励400项

团委

26

学生科创竞赛省部级奖励

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赛事排行榜内竞赛省部级奖励1600项

团委

师资队伍建设

27

“十百千”人才工程

引育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术领军人才10人,在国内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的拔尖人才100人, 引育与企业或新型研发机构开展合作研究、

技术服务的学术骨干1000人。

人力资源处

28

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比例

65%

人力资源处

科学研究

29

年度科研总经费

“十四五”末,突破4亿元

科技处社科处

30

科研平台

力争实现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的突破;新建省部级以上科技平台10个。

科技处社科处

31

年度高水平专著

新增10部

科技处社科处

32

主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

新增15次

科技处社科处

33

年度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立项

新增10项以上

科技处

34

累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新增350项

科技处

35

高水平科技奖励

力争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2项, 省部级一等奖10项左右。

科技处

36

国防科研总经费

力争突破5000万元

科技处

类别

序号

主要指标

发展目标

负责部门

科学研究

37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

新增10项

社科处

38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新增120项

社科处

39

教育部科研优秀成果奖和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新增10项

社科处

40

咨政报告(被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

新增50篇

社科处

社会服务

41

校地校企合作

与企业共建100个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处);在地市区县有针对性地布局并新建5个技术 转移中心(科技处)。

学校与政府合作项目100个(合作发展处)。

科技处 合作发展处

42

科技成果转化

年度实现科技成果转化50项以上,其中高价值(100万/项及以上)科技成果转化五年累计20项以上。

科技处

43

学校与政府共建产业研究院

新增20家

合作发展处

国际化办学

44

中外合作办学

新增合作办学机构1个或项目2个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45

年度聘请外国专家

200人次

人力资源处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46

教师海外访学人数

年度出国(境)访学交流教师达200人次以上

教师发展中心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47

学生海外访学人数

年度出国(境)访学交流学生达200人次以上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教务处

研究生院

48

国际合作平台

新增10个国际联合实验室或研究中心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上一条:济大校字〔2021〕37号-关于印发《亚洲必赢测试路线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管理办法》的通知
 下一条:济大党字〔2021〕26号-关于印发《中共亚洲必赢测试路线委员会2021年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学院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邮政编码:250022       学院邮箱:zh@ujn.edu.cn      联系电话:0531-82769233

版权所有©亚洲必赢测试路线-欢迎您     鲁ICP备09051414号